HDPE外牙彎頭是管道中常用的一種連接用管件,用于管道拐彎處的連接,彎頭在管路系統中,彎頭是改變管路方向的管件。按角度分,有45°及90°180°三種常用的,另外根據工程需要還包括60°等其他非正常角度彎頭。
彎頭的材料有鑄鐵、不銹鋼、合金鋼、可鍛鑄鐵、碳鋼、有色金屬及塑料等。與管子連接的方式有:直接焊接(常用的方式)法蘭連接、熱熔連接、電熔連接、螺紋連接及承插式連接等。按照生產工藝可分為:焊接彎頭、沖壓彎頭、推制彎頭、鑄造彎頭、對焊彎頭等。無縫鋼制中頻推制彎頭生產工藝過程及質量控制:
(1)選材下料,彎頭選擇合適的鋼管,進行切割,并將原材料的爐、批號及管件規格、工程名稱、編號標識清楚。
(2)彎頭推制成型
①用吊車將所需芯棒裝入推制機,坯料進一步清理干凈,內壁涂石墨,然后裝在推桿上(根據坯料的長度一次可裝幾個),把芯棒用插板鎖緊,內模預熱800℃~850℃進行推制(加熱溫度與推進速度應是好的配合)。
②扣彎,將成型的彎頭用合適的胎具在油壓機上校正曲率半徑。
③去端,根據彎頭的規格用合適的胎具在坡口機上找正,然后把割槍固定好,割去多余的坯料,并給車口留有加工余量。
④整型,用專用胎具夾緊彎頭,用撐頭在壓力機上進行端口整型。
(3)熱處理:按照熱處理工藝。
(4)表面處理:熱處理后的管件用打沙機將表面氧化皮去除,使其露出金屬光澤。
(5)彎頭的無損檢測
①彎頭的無損檢測應在彎頭熱處理后進行,常用磁粉、超聲波、滲透和射線檢測方法。
②彎頭的無損檢測按NB/T47013-2015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測和驗收,彎頭整體應進行100%超聲檢測、100%磁粉檢測、100%滲透檢測、100%射線檢測。
③磁粉、滲透檢測對表面缺陷進行檢測。
④超聲波檢測進行橫波檢測時,應使用對比標樣對檢測設備的靈敏度進行校準,對比標樣與被測件具有相同工藝、材料、規格,在對比標樣上沿垂直壁厚方向,應鉆有1.6mm直徑的豎通孔,若缺陷產生信號大于等于對比標樣1.6mm直徑通孔產生回波高度的100%,則認為缺陷須進行修磨,若缺陷產生的信號為分層缺陷,可采用縱波檢測,縱波檢測的靈敏度的校準應與被測件具有相同工藝、材料、規格、相同對比試樣。
(6)力學性能檢測見相關標準要求。
(7)端部加工:按設計確認圖紙進行機械端面加工坡口。
(8)外觀檢測
①彎頭不得有裂紋等現象存在,表面應無硬點。
②彎頭內外表面應光滑,無有損強度及外觀缺陷,如結疤、劃痕、重皮等,發現缺陷后應修磨處理,修磨處的減薄量不小于標準規定壁厚,修磨處應圓滑并用著色劑或磁粉探傷確認缺陷清除為止。
③彎頭管體上的任何缺陷不允許焊接修補。
(9)尺寸檢測
①測口徑:用卡尺測量彎頭兩端的內徑和外徑(以周長法)每端至少測3點。
②測中間高:將彎頭自然放置,沿兩管端放線交于一點,用直尺測量管端內坡處至交點的距離,其值與管端口徑的一半之和為彎頭的中間高度。
③測壁厚:將彎頭表面處理后,用超聲波測厚儀測量彎頭的內弧、外弧、中性面、管端的厚度,每位置至少測量3-5點。
④測圓度:用卡尺測量彎頭管端的圓度,每處測4點,圓度應≤1%的口徑。
⑤測硬度:彎頭經表面處理后,用硬度計測量其表面硬度每位置至少測5點。
⑥坡口測量:用角度尺和直尺測量彎頭管端坡口和鈍邊,其值應滿足圖紙要求。
⑦平偏測量:將彎頭垂直放置在彎板內,使一端端面與彎板緊靠,彎頭管體靠在彎板另一面上,用直尺或塞尺測量彎板與彎頭管體的間隙,其值應符合標準的要求.
⑧斜偏測量:將彎頭放置在彎板內,使其兩端面靠在彎板上,用直尺或塞尺測量彎板與彎頭端面的間隙。
(10)酸洗鈍化(只適用于不銹鋼材質管件)
(11)標識
彎頭檢測完成后,不合格品堆放處理,合格品依下列格式進行標志入庫,并分別按程序文件中規定的編號錄入產品臺帳,同時碳鋼、合金鋼用模板噴刷法噴刷標志,不銹鋼采用電腐蝕標志。
A、尺寸
B、管件坡口端的公稱壁厚
C、鋼級符號
D、鋼材牌號及熔煉批識別碼
E、制造廠商名稱或商標
F、管件編號等
(12)彎頭的堆放及運輸
彎頭在運輸過程中運輸過程中不能與車廂的任何部分接觸,避免磕碰。